我区民生工程创新做法列入全省民生工程典型经验汇编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6-27 15:55 浏览:366次
在2018年全省民生工程综合考核评价中,我区“引入PPP模式整治老旧小区”这一创新做法列入全省民生工程典型经验汇编,在全市乃至全省均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年度考核中也获加分认可。
大观区是老城区,基础设施薄弱,民生改善任务尤为艰巨,资金投入与民生保障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更好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方面,大观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压减一般性公共支出,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另一方面,区委区政府不等不靠抓机遇,主动创新有突破,针对资金短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安排,积极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民间资金等参与民生工程建设,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格局,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发挥,确保老百姓最大限度享受民生红利。
【典型案例】安庆市大观区引入PPP模式整治老旧小区
2019-06-27 来源安徽省民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庆市大观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用于民生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不断健全民生投入机制,切实保障与改善民生。2016年底,成功申报安庆市大观海绵街区建设PPP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6.7亿元,2017年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底竣工,工程建设期3年,运营维护期10年。项目涉及道路改造25公里,街区覆盖面积3平方公里,老旧小区改造总占地面积122万平方米,惠及人口16.5万人。截至2018年底,已完成滨江苑小区等14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累计建成“口袋公园”、“微广场”11个,其创新经验做法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显现。
一、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同时解决“建得了”与“管得好”难题
针对资金缺口大的突出矛盾,该区大胆尝试用PPP投资模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PPP模式运作框架下,区属国有企业大观市政工程公司作为政府方出资代表,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采用ROT(改建--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遴选社会资本方。区政府出资2899万元,社会资本出资11596万元,共同成立SPV项目公司,项目建设其余资金33820万元由SPV项目公司向徽商银行融资。项目公司负责项目设施的投资、改建、养护维修、移交;在运营期内,政府方拥有项目资产所有权,项目公司拥有项目资产的经营权,政府向项目公司购买公共服务并支付相应费用;运营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运营的项目设施的经营权移交给政府指定机构。政府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合格1年后,开始分10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社会资本方支付项目运营维护费用,政府付费与中标方运维绩效表现挂钩,项目公司承担项目运营和维护。区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建设,建成后由专业机构进行管养,政府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二、实施“9+1”综合改造,民生改善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跨越
实行项目包运作,将城区所有的老旧小区和周边的市政路网打包运作,一次规划设计、一个项目包招标、分年组织实施,着力破解碎片化投资和低水平建设问题,实现改造工程整体化跨越。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前,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对老城区尚未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未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环境较差的老旧住宅小区进行摸底登记,科学制定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老旧小区改造3年滚动计划,保证有序推进。坚持一区一品,坚持立体改造,地下、地面、地上全覆盖;坚持连片推进,点、线、面相结合,对破旧小区实施“9+1”综合整治,即对小区雨污管网、内外道路、环卫设施、亮化设施、建筑立面、安防设施、通讯线路、服务设施、小区绿化等实施“9项改造”,实现小区管理水平“一个提升”。
三、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建设全过程,实现“政府主导”与“居民参与”有机结合
在小区计划改造之初,通过发放征集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如在小区里选取向阳地块安装晾衣架、专门留出消防通道;为一位80多岁的残疾老人增建无障碍通道,方便老人出门等。2017、2018年老旧小区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共组织设计征求意见会5场,参加会议居民达200多人次。在小区改造施工中,聘请社区老党员老干部参与施工协调、工程监管。及时发放《老旧小区整治居民满意度调查表》,请群众居民对整治改造工作进行等级评价,并对群众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归纳,为下一年的老旧小区整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2016年至2018年共发放调查表1000余份,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四、切实加强工程监管,确保“当前成效”与“持久效益”发挥
以把每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为目标,实行工程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一是以牵头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监理组成监管主力军,联动市级质检部门形成合力。从开工前设计单位的图纸交底,到开工后监理人员全天候现场监督,再到跟踪审计单位全过程跟踪,及时高效的对施工过程中的影像资料、技术规范、质量标准、报验程序进行有效管控;与此同时,建设单位会同市质检部门不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抽查、测评。二是组建“红色义务监理团”,形成监管辅助力量。由社区挑选身体健康、做事公道、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人员,组建“红色义务监理团”,协调施工方与居民的小矛盾小纠纷,参与隐蔽部位的监管。三是加强施工人员思想教育,设立“党员先锋岗”。在每个施工项目部设立党员先锋岗,定期召开会议,让党员亮身份、守承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施工方签订廉洁协议,明确要求施工方不得向牵头部门管理人员赠送礼品、礼金、购物卡等,不得请吃,坚决把每个工程打造成廉洁工程、优质工程。(供稿 区财政局 张国平 审核 杨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