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民生连心桥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7-03 17:29 浏览:368次
杨柳依依、湖水荡漾,在这美景环抱的地方,有一个水清、岸绿、人和的亲水人文景观社区——安庆市大观区大湖社区。我是大湖社区党委书记、社居委主任,名叫陈长珍。大湖社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便民、乐民、安民、康民”为服务宗旨,去搭建民生“连心桥”,努力成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窗口、为民服务的桥梁。我在社区工作的这些年,见证了无数让人欣慰的成果。
架起真心换民心的“连心桥”——社区全程服务代理中心
全程服务代理中心以民生网格化+搭建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工作人员直接面向群众,将民生政策宣传到每一户,将民生服务送进每一个家庭,帮扶、慰藉困难群体,细心询问、耐心解答,做好全程服务工作。此外,社区还组建了民生政策宣传“爱心”志愿者队伍和民生政策帮扶“暖心”志愿者队伍,长期开展服务活动,每年,我们都会收到很多感谢信。
原社区居民钱秀勤,老伴和唯一的女儿相继去世,房子也被拍卖了。无依无靠的她,严寒的冬天来到社区哭诉求助,全程代理中心的负责人一边劝慰老人,一边思索如何让这位老人尽快享受到国家的扶助政策,在第一时间召集社区工作人员开会,针对老人无法提供相关完整资料、到相关部门跑手续的现状,社区服务人员找到老人的远方亲戚,了解到其符合省计划生育家庭特别奖励扶助政策条件,尽量代跑手续,帮助老人申报计划生育特别扶助资金,每年享受政府计生特别扶助金6120元,一次性紧急抚慰金3000元,还有三节开展的特殊困难家庭慰问,一年一次的免费体检。随后,社区与派出所辖区民警联系,根据特殊需要为老人分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机制。钱老太感动地流下眼泪说:“我大字不识一个全靠你们代劳这暖心的政策,让我在黑夜和痛苦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搭建通向成功的“连心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
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是帮助失业人员走向就业的培训基地,在这里,阳光月嫂、厨师培训、手工编织等各种专项技能培训相继开展。下岗失业人员通过社区就业平台的牵线,参加培训学技术,实现创业就业。
家住石化大湖新村48岁的操女士,与丈夫离异后独自带着女儿生活,自2006年从染织厂下岗后,由于没有一技之长,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的专干了解情况后与她倾心交流,告知就业扶持工程就是专门为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制,精准帮扶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重点向她介绍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通过努力,她如愿的走上了工作岗位,在安庆市柏兆记食品有限公司任保洁员一职,公司为她缴纳“五险”,每个月除了能领到1800元工资外,还能领到每个月300元的岗位补贴。她真诚地说,是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为她架起了“连心桥”让她走出了心灵的困惑,重拾自信走向了新的岗位,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构建通往知识海洋的“连心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里的青少年辅导室,借助社区大党委平台,将石化一中李平委员工作室引进社区,开展系列心理辅导、五点半课堂,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交流,在交流中提升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区科普体验馆,是为广大居民搭建科学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的桥梁,面向辖区石化三小学生定期开放,架起家、校、社区三位一体,通往知识海洋的“连心桥”。
在这里,我们充分发挥文化服务中心的作用。书画志愿者们开展“笔墨凝书香、新年送万福”系列活动,将温暖和幸福相互传递;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月,书画爱好者集思广益,另辟蹊径,通过绘制漫画将宣传工作做到淋漓尽致。社区居民周*枝现在逢人就说,“现在我天天来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风雨无阻。在这里我可以和书画爱好者们一起挥洒笔墨,看他人下棋,打乒乓球,晚年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民生工程就是我们与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它能架起通往幸福的天桥,也能衔接与群众沟通的心桥。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更加明白,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幸福而有成就感的工程,我会继续做好这个筑桥人,让更多的人脱离困难,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