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

区民政局为困难群众织牢兜底网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8-26 15:29     浏览:322次

  织好保障网,“兜住底、兜牢底、兜准底”,区民政局以织网的工作方式,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工作,为困难群众兜住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兜底线,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今年7月1日起,提高全区城乡最低保障标准和城乡特困供养标准。全区低保实现城乡统筹,保障标准调整为585元/月.人,比去年提高30元/月.人。同时,今年城乡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也相应提高,全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820元/月.人,比去年提高20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550元/月.人,比去年提高50元/月.人,确保了困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了协调机制,发挥民政部门在救助体系中的牵头作用,实现救助政策有效衔接、救救助资源有效整合、救助信息互通共享,并设立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窗口,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织密网,兜住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

  在核定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时,适当考虑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因素,综合评估家庭贫困程度。在申请低保的民主评议环节,对民主评议争议较大的,要求乡镇(街道)重新组织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或信息核对。对于家庭收入、财产状况等确实符合低保条件,但民主评议未获通过的,民政局就会同乡镇(街道)经直接入户调查等程序直接作出认定,决不让一户因主观原因而造成的困难家庭漏保。

  抓精准,优化社会救助服务管理

  实现低保网上审核、审批。应用低保信息系统、手机移动端、微信公众号,实现低保信息系统网上申请,做到低保业务办理全程”无纸化” 。同时将低保信息系统、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一门受理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社会救助事项一网通办。对于通过数据共享、信息比对等方式能够自行查证、查询、或在政府部门之间、内部流转办理的,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完善救助信息化管理,规范低保行政文书,确保关键环节和核心程序”环环有痕迹、步步能倒查”.加强低保系统数据更新及动态管理,实现了”数据多走路、群众少跑腿” 。

  强监督,营造阳光社会救助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通过日常监管、专项督查、暗访抽查、跟踪回访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制度化、常态化。采取“互联网+救助”电子或网上公示,乡镇(街道)定点公示,村(居)政务公开栏长期公示,公开政策、公开程序、公开对象、公开监督电话,拓宽了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渠道。为了防止基层人情保、关系保和错保现象发生,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区民政局和乡镇(街道)对新申请救助家庭入户率分别达到30%和100%.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并单独评议、单独公示、单独归档,确保兜底网在阳光在编织。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