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村民腰包“鼓”起来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10-30 15:04 浏览:801次
我是土生土长的茅岭村人,2016年通过乡后备干部招考进入茅岭村民委员会工作,2017年村里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通过对现有的固定资产招商招租,2018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75万元,全村股民实现首次分红,户均分红1164元,累积发放股金56.3882万元。现在村里除去上级政府拨付的低保金、残疾人生活补贴、失地农民养老补贴等民生工程资金外,每年还从集体收益中拿出70余万元,对达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生活补贴和每年220元医疗补贴。”大观区十里铺乡茅岭村后备干部高云的一番话,是该村村两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真实再现。
这也是大观区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落实民生政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缩影。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大观区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机制,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为农村振兴、农业增产、农民致富再出实招。
一是党建+“队伍”,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强化党建引领,抓好组织保障,2016年以来大观区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通过全面实施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民生工程,将村干部基本报酬、保险补贴及村级基本运转经费等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与服务经费保障水平。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吸引8名本地致富大户和外出经商的成功人士回乡参选任职,不断增强村“两委”班子带领致富的能力。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组织建设保障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大观区村级干部待遇发放细则》、《大观区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位一体”村、社区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将村干部待遇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挂钩。对村干部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落实村干部基本报酬待遇,建立健全村干部工资增长机制,其中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基本报酬从2016年的2175元/月增长至2789元/月,村“两委”其它成员基本报酬同步增长至2589元/月,按月足额打卡发放,同时按照全市上年度最低工资的0—30%标准规范村干部绩效报酬,实现每年递增,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绩效报酬标准可适当提高,村干部统一参加社会基本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切实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分别按照3000人以下的村5万元、3000—5000人的村7万元、5000人以上的村9万元的最低标准,落实村级组织基本运转经费,并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全面加强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进一步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为民服务代理室、文体活动室、计生服务室、调解警务室的作用,更好地为提高党员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和实现乡村振兴服务。十里铺乡茅岭村投资2000万元建成茅岭村民族文化活动中心项目,一楼建成为民服务大厅,五、六层现已入驻企业6家,既实现了为民服务“一站式”,又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服务功能,有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党建+“项目”,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抓好顶层设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召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7次,赴村开展调研20余次,研究出台《安庆市大观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2019-2022年)》。十里铺乡十里村根据规划要求制定符合本村的发展蓝图,搭建九华农民工返乡工业园,引进规上企业13家,进驻企业60余家,实现年税收200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万余元。海口镇保婴村“两委”带动党员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3家,家庭农场2家,积极发展大棚香菇、香椿等特色种植项目,实现年增收5万余元。抓好项目推动,2019年组织实施党建引领扶贫工程,研究确定中央扶持村1个、省级扶持村1个,市区扶持村2个,拟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点项目8个,并将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情况纳入党建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由区委书记带头包联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区乡包联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随机走访等方式,先后走访干部群众300余人次,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群策群力。十里铺乡茅岭村在实施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先后召开村民小组长、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意见征求会10余次,形成符合村情的《茅岭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2018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30余万元,经营性收入44余万元,490户股民实现了首次分红,平均每户股权分红1164元。
三是党建+“三变”,唤醒盘活农村“沉睡”资产。 2018年大观区十里铺乡五里村、十里村、茅岭村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暨“三变”改革试点村,大观区将试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把村民的沉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不断增强农村“造血”功能,让村集体经济“活”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全区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3个试点村的“三变”改革,全面完成17个村清产核资工作,核实资产43809.33万元。3个试点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形成产业、股份、物业、劳务综合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村集体参与入股资源面积65亩,入股房产面积2.7177万平米,入股金额3030.97万元,入股收益769.24万元;2178户农户参与入股,入股资源面积10.76亩,入股金额7545.2万元,入股收益544.4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超辖区其它村(居),呈现“村富人美”的新气象。十里铺乡五里村依托城北实业总公司吸纳入股村民629户,新建标准化厂房8000余平方,村级集体年增收50余万元,参股村民每年享受红利30余万元;十里村将标准化厂房委托某物业公司经营,年收入180万元;茅岭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建设绿色环保建材基地项目,每年按投资额的7%获取收益分红给农户,2017年、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171万、253万,2019年预计可达350万。2019年,大观区完成14个行政村(居)农村“三变”改革任务,实施村级集体经济领跑、消薄工程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强扶优”工程,推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扶持壮大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