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

喜报—大观区法宣办荣获安徽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12-12 22:58     浏览:559次

 

  自“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大观区司法局、法宣办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大局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实践,不断探索创新普法方式,致力提升依法治理实效,全方位打造社会化普法大格局。近日,大观区法宣办被评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完善机制全面推进普法责任落实。制定出台“七五”普法规划,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分别签订“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书,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司法实践和法律服务中开展以案释法和警示教育,使案件审判、行政执法、纠纷调解和法律服务的过程成为向群众宣传法律精神、传播法律知识的过程,有效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区法宣办每年制定下发《全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和《大观区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明确重点工作,细化全区重点普法单位工作任务。将普法工作作为法治大观、平安大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考核。强化各类普法队伍建设,加大普法工作经费保障力度。

  二、突出重点全面增强普法工作实效。围绕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局长驻点室、党建带群建、烟花爆竹禁燃放、棚改等中心工作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为重点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以“法律进机关”为突破口,抓住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以“法律进学校”为重点,抓住青少年普法教育这个核心。以法律进企业、进单位为切入点,抓住行业普法教育重要关键环节。以法律进社区进农村为基础,抓住全民学法、守法、用法这个根本。积极利用各个节日节点,针对广大群众的法律需求,因地制宜开展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治宣传活动。“七五”普法启动以来,全区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咨询活动4千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万余人次,发放法治“大礼包”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

  三、创新品牌全面提升普法辐射效能。深入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全面启动“互联网+法治宣传”工作并持续推进,微博、微信、短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多样化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创作以黄梅大鼓《我为留守儿童来普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治文化作品。依托微信公众号开设“法宝”法律知识有奖问答、“法宝”普法小课堂,增强群众学法趣味性并与群众良性互动,成功打造具有大观特色的法治宣传品牌。建设大观区法治文化园、三角岛法治文化广场、花亭北村法治文化长廊等各类宣传阵地。创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以案释法教育基地等普法项目,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法用法,满足不同层次法律需求。

  四、创建引领全面提升普法渗透能力。开展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中心(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规范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夯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当地文化元素及地方特色,将法治讲座、法律服务、法治文艺演出、矛盾纠纷调解等融入到“法律进农村(社区)”的普法内容中。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村委会、社区居委会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不断规范村(居)级组织办事程序、工作行为,依法保障基层组织和村民的合法权益。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截止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个,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7个,区级民主法治村(社区)12个。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大观区司法局、法宣办将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大观”的工作任务,以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依法行政为目标,创新形式、开辟载体,进一步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效,积极做好“七五”普法迎检工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做出新的贡献。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