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集贤路街道:“四融合”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01-07 13:37     浏览:2773次

近年来,集贤路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坚持阵地、资源、力量、活动“四融合”,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

阵地融合,优化文明实践平台。街道全面整合综合文化站、综治中心、“扫黄打非”宣教基地等资源,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层阵地,让空间更好地利用起来,资源更好地汇集起来,活动更好地开展起来,优势更好地集聚起来,服务更好地提升起来。真正做到了“八个有”:有场所、有标牌、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计划、有活动、有台帐;做到“三个经常”:经常组织学习、经常开展活动、经常发挥作用。2020年,街道文化、司法、民生等部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吸引辖区党员群众近千余人参与,现了“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为居民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

资源融合,完善“点单”机制。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主阵地,整合文化、党建、医疗、法治等资源,结合群众需求制定活动“菜单”,采取“上门询单、群众点单、志愿者接单”的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日常工作中,街道面向广大群众提供了微信公众号、电话交流以及面对面接待群众反映诉求的多种点单形式。并充分利用网格化治理这一成熟的基层管理模式,发动网格员经常性地组织志愿者开展活动,通过“民生大走访”、慰问帮扶、日常巡查等途径,主动“上门询单”,将群众的最新需求分门别类、汇总整理后予以登记,再分别进行反馈和处理,不断完善点单式服务的内在机制,实现所、站两级联动、同频共振。今年以来,街道通过“民生大走访”收集群众“点单”60余件,均实现闭环管理,得到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力量融合,建强志愿服务队伍。街道加强统筹联动,坚持用足党员干部队伍,用好本土人才队伍,用活社会志愿队伍,不断强化志愿者服务队建设。在原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了集贤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碟子塘、蔡山、高花三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目前已成立以党员、社区工作者、单院长等为引领,辖区内特殊技能人才、法律工作者、社会文化工作者、医疗卫生工作者等群体齐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十余支,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这五大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辖区传递了正能量,营造了文明和谐的氛围。

活动融合,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文明城市创建、文化惠民活动、民生工程实施等工作深度融合。在年初制定全年活动计划,融合各部门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文化站、司法所、综治中心等资源优势,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我们的节日”、表彰“身边好人”、评选“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实践活动,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一月一主题”活动规范化常态化开展。同时结合各类节假日和主题活动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以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先后开展“垃圾分类艺术化宣讲”、“公益课堂倡导节约美德”“人口普查温暖同行”、“群众评议民生工程”等活动,相关信息分别在人民网、安徽日报、光明图片等主流媒体刊登,社会影响较好。

下一步,街道将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一步推进阵地资源整合到位、志愿队伍融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努力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真正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德治教化平台。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