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大观区“四聚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12-22 11:06     浏览:1152次

今年以来,大观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立足区情、域情,统筹谋划,高标准推进,以“三大革命”为重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民生工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聚焦环境整治,推进“三大革命”。区财政支付一体化服务经费269万元,引进京环保洁公司实施一体化服务,视距离将5-10户居民划为一个垃圾收集点,免费发放垃圾桶收集垃圾,每天将农户自主收集的垃圾转运至镇级转运站压缩预处理后,再转运至发电厂焚烧发电,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收处工作机制。目前,共设立户垃圾收集点1000余个,覆盖农户1万余户,日均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0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新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600户,全区中心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在科学评估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大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截止目前共建成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2处,其中乡镇政府驻地1处,美丽乡村中心村6处,其他5处,建设污水管网约达100公里。

二是聚焦群众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投资8600万元,完成广成圩北闸站重建工程,极大提高海口镇防洪能力。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6.4公里,17处堵口复堤全部完成复堤复坝。农村电商物流快递站点实现全覆盖。在农村地区建成4G基站43个、5G基站22个,有力改善乡村网络通信水平。健全水利管护机制,2021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任务5处,覆盖3万余人,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共42.3万元。投入1300多万元,实施海口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广成圩内5个村、5000多户群众用上城市自来水。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III类水标准以上。投入资金310余万元,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海口中心学校、海口中心幼儿园分别纳入石化二小教育集团、市政府机关幼教集团,推动城区优质学前教育向农村延伸覆盖。

三是聚焦乡风文明,强化文化育人。以“党建+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充分利用区、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开展“举旗帜•送理论”等文明实践活动及党的政策宣讲200余场次。举办2021年度“大观区弘扬家风美德暨特色家庭表彰大会”,对30户“美丽庭院”、10户最美家庭等模范进行了表彰。持续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获国家级文明村镇1家,省级文明村镇2家,市级文明村镇4家,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84%;积极选树典型模范,累计获评中国好人3名、安徽好人11名、安庆好人126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总人数创十年来新高。积极选树典型模范,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累计获评中国好人3名、安徽好人11名、安庆好人126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名,总人数创十年来新高。通过提升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史室等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拓展文化育人的有效载体。

四是聚焦长效管护,构建有效支撑。在管护好设施方面,对已建成省级中心村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对美丽乡村后期管护实行属地管理,明确各村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对化粪池、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地,交由农户自主管护;对于体育器材、污水处理设施等,由村委会委托相关单位定期维护。在落实好资金方面,将美丽乡村(镇)长效管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个中心村和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每年安排2万元管护经费、农村厕所管护站每年安排16万元管护经费,对管护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绩效评估,确保管护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宣传好典型方面,通过微信、条幅、公益广告等形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线为民”、移风易俗等活动,加大对群众对美丽乡村长效管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自身素质和卫生意识,珍惜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管护中,形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在发挥好机制方面,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回头看”,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管护情况督查制度,集中整治和平常维护相结合,要求落实管护责任人,采取划片分区或定点定位责任到人,实行严格长效管护奖罚制度。积极发动党员群众,积极依靠党员群众,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作用,变“要我搞卫生”为“我要搞卫生”。引导村民做好门前“三包”,转变思想观念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共同参与到美丽乡村后续管护工作中。同时将美丽乡村长效管理作为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内容,列入对乡镇、村考核,与美丽乡村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督促各村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确保美丽乡村长效管理落到实处。(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