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大观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观区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1-12-24 18:37     浏览:1763次

  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项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底线性任务,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紧盯“三类户”实施网格化动态监测。全区1.3978万户纳入监测对象,建立“区乡村组”四级网格577个,开展5次数据共享,反馈预警数据7157条,各级网格员、帮扶责任人常态化入户走访33000多人次。

  聚焦农民增收这个根本,做好产业倍增、就业促进和创业培育。今年,全区完成粮食播种粮食面积10.48万亩,总产量3.62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1-3季度,辖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6517元,同比增长11.1%,累计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产值8.465亿元,同比增长9.91%,1-10月份一产投资增速354%,辖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搭建劳动力供需平台,举办“迎春送暖稳岗留工”网络直播招聘会、“四送一服”专场户外招聘会等38场,提供就业岗位10945个,达成就业意向1137人。开展SYB创业培训、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00余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178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5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人。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打好长江十年全面禁捕攻坚战,2019年6月30日率先完成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皖河大观水域)渔民全部退捕转产、渔船全部拆解等既定目标任务,提前半年实施全面禁捕工作。全区共退捕渔户416户,825名专业渔民全部“洗脚上岸”,涉及渔业人口1770人;拆解各类渔船561艘。2021年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代表安徽省接受国检获优秀等次。 

  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启动海口镇村庄分类规划和镇江村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建立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体系。开展村庄清洁春、夏、秋冬季战役,评比表彰最美庭院30户;开发“智慧改厕”微信小程序,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676户,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以上。区财政支付一体化服务经费269万元,引进京环保洁公司实施一体化服务,设立户垃圾收集点1000余个,覆盖农户1万余户,日均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约20吨,形成了“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收处工作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海口中心学校、海口中心幼儿园分别纳入石化二小教育集团、市政府机关幼教集团,推动城区优质学前教育向农村延伸覆盖。全面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婴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建成投运、昌宁村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工程建设完工、漕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工、皖河大桥及皖河口国控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平均值均达到Ⅱ类水标准,乡镇级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Ⅲ类水标准。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6.4公里,17处堵口全部完成复堤复坝,创建1处省级4处市级幸福河湖。拓宽“五绿”任务,完成人工造林528亩,森林抚育1500亩,长江岸线补绿复绿767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个,坑塘复垦项目3个,新增耕地面积600余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进一步延伸。新增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的村2个,100万元村3个,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个,100万元的3个。实施全省第三批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农业有机质综合利用第三方处理中心1处,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2%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6%。

  产业发展开新局。投资10亿元的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一期核心启动区主体工程完工、中南农业科技产业园,征迁工作已启动、达康天宏智慧全产业链融合项目签约入驻。永强公司获批省级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50家强企、柏兆记获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家农场升级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农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42.3%,预计全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递增8%。

  科技支撑添动能。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农业工程设计院等12家科研院校签约合作。优质番鸭新品种配套系培育、现代农业示范区转型升级等产业项目技术提升有保障。

  选优配强“带头人”。以组织振兴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在创新组织设置中,全面调整农村红领工作站站长,由党员县干任站长,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盘活各级资源,使全区力量向基层、向农村倾斜。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建立区委常委定点联系乡村振兴重点村工作机制,10名常委带领50家区直单位,组成帮扶团队,定向帮扶相对困难的海口镇10个村,帮助村级谋发展、解难题。紧紧围绕“双好双强”选人用人标准,农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较届前下降6.0岁,大专及以上占比94.1%,农村党组织委员会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8.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66.7%。较好实现了“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的目标。出台《大观区村、社区干部正向激励十条措施》,2021年,面向村、社区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打通村(社区)干部上升通道,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筑强“领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赋能。(撰稿人:潘兴贵审稿人:陈昌华)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