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乡村

集贤路街道:用青春建设服务群众的贴心窗口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06 10:50     浏览:1064次

集贤路街道社保所现有工作人员3名,平均年龄为31.7岁,是街道一支懂业务、真落实、能奉献的青年工作团队。社保所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规范文明,立足本职、自我监控、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确立了建设“学习型”“业务型”“奉献型”青年工作团队的思路,着力推进社保窗口建设。

学而不厌,提素强基,建设学习型青年服务窗口

在日常工作中,集贤路街道社保所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职工作为提高工作队伍素质的基点,全面增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术素质,严把“三关”,加强队伍建设。一是严把思想关。以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抓好政治理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提醒大家牢记自身职责和使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服务群众。二是严把业务关。以业务培训为重点,改善队伍的专业结构,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三是严把行动关。对上级主管单位下发的工作任务,及时进行政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方案,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

管理为本,创新理念,建设业务型青年服务窗口

街道社保所按照“抓重点、攻难点、提质量、争上游”工作思路,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暖阳工程”实施。一是聚焦激励政策宣传,全面推进参保缴费进度。“多缴多补”“多缴多得”是社保所向居民进行政策宣传时最常用的术语,居民一听就懂。经过长期的宣传普及,辖区内达龄人员平均待遇从每月500元增长到800元,切实提高了居民的待遇和生活水平。二是重视特殊群体保障,做好应保尽保清零工作。做好部门联动,根据街道民政、残联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动态跟踪特殊人群的养老保障状态,耐心地宣传讲解政策。三是强化政策宣传,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在平时的工作中,街道、社区加强沟通,互相交流学习,集思广益,广开渠道,将工作中的优秀做法和闪光点予以普及,以便精准把握政策,以实际行动践行“一改两为”。

弘扬新风,贴近群众,建设奉献型青年服务窗口

街道的服务窗口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机构,也是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前沿。为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和居民养老待遇领取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街道社保所创新服务模式,开设“板凳学堂”零距离向居民讲解认证相关知识,现场指导居民完成自助认证;同时组织青年认证小组,上门一对一为智能机操作不便、身体不适的居民进行协助认证。居民李大伯连连称赞:“现在办事真省心,多亏了你们,我的养老金有保障了。”2022年,社保所为辖区6000余名居民完成了资格认证工作。(撰稿人:徐庆 审核人:胡祥国)


友情链接
涉未成年人专用投诉举报专区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专用举报渠道 网上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言论举报专区
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涉养老网络诈骗信息举报专区

Copyright © 2022  大观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皖公网安备 34080302000298 号

备案号: 皖ICP备15009257号-2 技术支持 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