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安徽: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独秀园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3-22 16:02 浏览:1665次
独秀园坐落在大龙山下,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市集贤关的西部,总体规划1.37平方公里,核心区0.39平方公里。核心区内设瞻仰区和陈列馆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安庆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型长卷浮雕《惊雷》,总长60米、高度4米。整部浮雕以长江汹涌澎湃的波涛为主线,这既寓意着陈独秀一生都与长江分不开,也寓意着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经历。浮雕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陈独秀幼年和青年时期的情况。1879年10月,陈独秀出生于安庆市的一个世代书香门第,17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秀才,18岁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扬子江形势论略》。第二部分展示的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群众运动,陈独秀立场鲜明地支持这场爱国运动,并为运动指明了方向,多年以后,毛泽东评论说“陈独秀是五四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第三部分展示的是陈独秀作为中国共产党最主要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的情况。从一大到五大,陈独秀连任了党的最高领导人。第四部分展示的是陈独秀晚年的情况。
五门六柱徽式汉白玉牌坊,寓意着1919年在北京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高度10.09米则寓意着陈独秀的出生日期10月9日。5门寓意着陈独秀一生始终与5有缘,5次赴日、5次被捕、连任5届党的最高领导人,最后于1942年5月去世……
陈独秀雕塑广场,两边摆放了两块大石头,石头上刻的是陈独秀一生追求的思想理念——民主、科学。这两块石头一块是取自长江水系,另一块取自淮河水系,寓意着江淮大地孕育了一代伟人陈独秀。铜像高6米,底座3米,采用的是陈独秀人生中最辉煌的时期的形象,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拿书、目光炯炯,生动、艺术地展现了陈独秀的光辉形象。
《新青年》雕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关于书籍类的石刻作品。雕塑的正面是该杂志封面,封面上所登载的文章的作者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名人,如李大钊、胡适等。另一面是《新青年》杂志陈独秀的《敬告青年》文章六个方面内容的标题这六句话虽然是陈独秀1915年向青年们提出的,但现在读起来依然感到十分的亲切,依然是我们今天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要遵循的原则。
陈独秀1942年5月27日在四川江津病逝,原葬于江津,抗战胜利后1947年,由陈独秀三子陈松年遵母亲遗嘱将其灵柩迁回安庆合冢。墓碑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字采用唐欧阳询的正楷。2013年陈独秀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陈独秀不平凡的一生,通过大量的图文资料展现了陈独秀从安庆出生到江津去世的人生历程,重点突出了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建党时期的丰功伟绩。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中共一大到五大的主要领导人,他为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将不会忘记这位二十世纪杰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