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道法课堂 夯实思政课程
皖河中心学校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4-14 15:11 浏览:582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4月12日,皖河中心学校开展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教师潘佳伟和章小文承担,他们分别执教了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堂上,潘老师教学方法多样,她先播放《清明上河图》动态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从中了解了古代交通工具的特点。再播放现代交通工具的视频,学生体会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多种多样,以及交通工具发展的迅速。接着精心设计了三项活动:“分享我的乘车体验”“交通成员大比拼”“我是旅行设计师”,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识了各种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了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章老师的课堂学习氛围活跃,活动形式多样。他以“秩序小实验”导入新课,学生很快明白秩序的含义;在“设计公共生活秩序单”、观看视频——《应急车道被占新闻》、游戏——公共标志我知道等活动中,学生知道了公共生活要靠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懂得了在公共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不仅是社会文明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良好,课程育人导向明确,体现时代性;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很多图片、视频来自于校园生活,强化了实践性;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注重综合性和整合性;善优化整合多种资源,突出实效性。
随后,参与教研的教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全方位的认真研讨,提出了一些细致的建议:教学评价语言可以更有温度一点;活动的情境性可以更入境一点;学情分析可以更深入一点。最后,教务处副主任周桃凤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了两位教师的课堂模式,鼓励教师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并知道该课程应培养的核心素养内容,希望教师勤于钻研、勇担思政课教师的责任。
自2021年秋季以来,皖河中心学校一直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出发,将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实现课堂教学与学校、班级日常德育活动的良性互动,学科育人价值与学校育人目标的相生共长,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大力推进学校德育一体化建设,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皖河中心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探索出更多更好的实施方法和途径,让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