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区司法局多管齐下确保“两类重点人群”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来源: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6-29 16:55 浏览:1343次
为有效提高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质量,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观区司法局积极作为,多管齐下,确保辖区内“两类重点人群”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一是全面摸排求底清。联合社区居委会、派出所对辖区内两类重点人群反复摸排,动态掌握人员数量及流动情况,对户籍地、居住地变更的对象及时进行转移或双列管;对在外地务工的安置帮教对象,通过电话核实相关资料,全面掌握居住、学习、生活、工作等详细情况。
二是无缝衔接保平安。规范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报到手续,超期报到依法给予训诫、警告等处分。强化安置帮教对象分类衔接,严格落实重点帮教对象、三无人员“必接必送”措施,完善刑释解矫人员无缝衔接环节。完善档案卷宗及工作台账,逐人建立两类重点人群档案,安排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做到一人一档、动态更新。
三是双重核查防脱管。社区矫正对象每日在“在矫通”APP人脸识别打卡,定位打卡地点,同时,工作人员每日登录安徽省社区矫正职能管理平台,由专人核查手机定位情况,实时掌控人员轨迹,发现有对象关机、越界等异常立即核实并给予相应处分,有效杜绝了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四是数据比对堵漏洞。不断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对接辖区派出所,核对两类重点人群户籍地、经常居住地、电话、就业状态等基本信息以及近期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排除非辖区人员。加强信息比对查缺,定期向党委政府、派出所、社区书面通报重点人员名册、数量变动情况,互通人员底数。
五是排查走访知其踪。定期对两类重点人群进行见面走访,全面了解其家庭生活、工作收入、矛盾隐患等情况,对见面走访排查出的问题立即整改,把有感情矛盾、经济纠纷等对象作为重点管控对象,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重新犯罪,对存在其他风险隐患的重点对象落实包保方案和针对性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