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法治护航让营商环境更优化
来源:区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7-05 15:30 浏览:1831次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全社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2023年大观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服务群众和企业为目的,积极作为、多措并举,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尊商”法治思维。大观区司法局印发《关于规范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报审程序的管理办法》,细化规范性文件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具体行政行为,对全区重大招商引资合同、战略合作协议、企业扶持政策等开展合法性审查,做到依法依规、应审尽审;聚焦行政执法的源头、过程、结果等关键环节,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认真处理企业对执法单位提起的行政复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审查政府合同及文件11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
二是引领律师赋能,注入“惠商”法治力量。围绕促进依法经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法治环境,引导律师积极参与企业决策论证,提供法律咨询、权益保护等服务,促进依法办企。区司法局组织开展律师服务企业专项活动3次,为企业开展全面法治体检,将法律保护关口前移,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化解法律风险。
三是推动减证惠民,提升“暖商”法治服务。组织法律援助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公益法治宣传,提高企业员工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建立健全工业园区和农民工集聚地法律援助工作站,对企业农民工和困难员工申请法律援助,免予经济审查,优先受理,应援尽援。区司法局今年以来共受理农民工和企业员工法律援助案件31件,在坚持依法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调解促成企业和员工和解,营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四是强化纾忧解困,增强“安商”法治保障。大观区司法局联合区工商联建立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定期组织人民调解员联合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内部矛盾纠纷集中开展大排查、大调处工作,重点排查劳动争议、雇员损害、合同等纠纷,发挥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商会调解组织、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基层社区等单位和组织在化解纠纷、平息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案件1622件,调解成功1619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9.8%,其中涉企纠纷45件。
五是深化法治宣传,营造“亲商”法治氛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形成加强企业法治宣传教育的合力。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法律服务进万企”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近10场次,广泛宣传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六是加强法治监督,夯实“重商”法治基础。大观区司法局为贯彻落实“为民办实事 为企优环境”的决策部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开辟专属通道,一次性告知申请材料清单,当日办理审批手续,以切实行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大观区司法局共审批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外出11人次,为民营企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