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大观区保婴村:当好江心绿岛“领头雁”
来源:安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0 09:25 浏览:1901次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保婴村党总支书记谢新根,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于四面环水的保婴村,2010年12月入党,曾是地地道道的渔民。2014年8月当选保婴村党支部书记,先后获评2020年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22年安庆市优秀林长,2023年安庆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在他的带领下,保婴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省级乡村生态振兴试点村,2023年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2014年,谢新根抱着一颗为家乡发展的心,当选保婴村党支部书记。9年时间,谢新根躬身服务,带领江心小岛群众奔向美好生活。
水管得好才能谋长远。保婴村位于大观区海口镇西南部,与皖河农场隔水相望,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江心洲。村域总面积3800亩,共有1435人,常住人口700人,且多为老人和小孩。然而,这些人却需要守卫1310亩基本农田耕地,这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的小小江心洲来说,压力巨大。
2020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席卷保婴民族村,房屋被冲毁,良田被淹,洪水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在撤离的前夕,谢新根带领村“两委”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劝说,确保村内老人小孩全部安全撤离出保婴村。在临时安置点,谢新根充分做好后勤调度工作和人员情绪疏导工作。在洪水退去后,整合各方资源,以灾民安置、家园重建为目标,积极对接各相关部门,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痛定思痛。为了提升堤防防汛能力,谢新根召开全体党员代表会议,一致同意集体自行筹资,将18米的堤防高程提升到18.5米,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能力。
“江洲镇就像一个碗一样,水进来了,我们要把它排出去。”在连续两年的暴雨灾害侵袭下,谢新根发现保婴村西圩排涝设备功率小,无法满足强降雨的需要。为此,谢新根争取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在他的努力下,排涝机电从30千瓦提升到55千瓦。
躬身服务迎来新生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在经济发展,保婴民族村的发展劣势在于位置偏远、圩口偏低、村庄偏小,项目受限、成长偏慢,造成村集体经济严重滞后,“输血不能造血”的根本问题一直不能改变。谢新根意识到: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市场化手段激发活力和动能,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在产业发展上破题,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富民兴村。

2020年,谢新根主动对接省、市、区委统战部门,争取民族发展资金,引进亳州灵芝大棚种植技术,投资80万元,新建灵芝大棚8座,发展特色灵芝孢子粉种植。谢新根每天早晚都要到大棚里转上几圈,看看收获情况。
2023年6月的一天傍晚,他与往常一样,走进灵芝孢子粉种植,查看其生长情况,突然发现灵芝背面白色变成了黑色。于是,他通过线上,紧急联系了山东的一名灵芝技术专家,得知这是过度洒水问题造成的。随后他告知种植人员进行整改,控制喷水水量,有效化解了危机。
孢子粉的喷发主要集中在夜晚,这个时间段如果停电,孢子粉就收集不了。这个时间段,谢新根关注天气情况,每逢大雨,他都时刻关注用电情况。
由于灵芝孢子具有双壁结构,外壁坚硬很难被胃液消化,只有经过破壁后孢子粉所含的灵芝多糖等有效成分才能完全释放出来并被人体吸收,而破壁的成本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前期所用菌棒都要从山东省购买,路途远、费用高,经村集体会议商定、立项实施灵芝生产及深加工项目,通过新建制菌棒厂房,购买破壁机、包装机,实现自产自销,项目建成以后,将减少购买单个菌棒价格0.7元左右,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集体经济。
在谢新根悉心呵护下,2023年保婴村的灵芝喜迎丰收,谢新根估计,8个大棚收获的灵芝孢子粉能够产生收益40万元以上。下一步,将对灵芝孢子粉进行精美包装,注册商标,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打响品牌。
近年来,保婴村因地制宜发展灵芝产业,建立“灵芝基地+农户+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灵芝产业链,让小小的灵芝既成为村集体经济的“灵药”,又撑起了村民们的“致富伞”。另外,谢新根大力开发资源优势,洲头林场公开对外投标,外滩林场以村民入股分红的方式,既带动了群众收益,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9年来,保婴村从集体经济为“零”到如今集体经济50万元以上,实现华丽蜕变。江心小岛,也被周边游客称为“美丽的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