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沪苏浙”专访材料
赵东升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0-10 18:02 浏览:631次
开展“对标沪苏浙 大观见行动”解放思想大讨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对标沪苏浙,我们要学习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运用现代科技推动发展的方式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大发展”的格局。但与沪苏浙等先发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特别是我们思想还不够解放、作风还不够严实、视野还不够开阔。面对这些差距,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要贯彻上级党委、政府要求,做到“六破六立”,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观念束缚、摒弃路径依赖,坚持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勇闯新路,敢同自己过不去、敢同先进比高下,在思想理念、工作标准、体制机制上与先进地区等高对接,踏踏实实干起来、认认真真做起来,推动重点工作出精品、特色工作有亮点、常规工作创一流。
一、全力以赴拼经济,用实实在在的成果检验我们的学习贯彻能力
当前,我们街道还存在发展载体不多,发展空间不足,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我们要加强载体建设,积极推动白云巷地块出让、毛毯厂改制等工作,搭建发展平台;摸清家底,灵活采用公办民营、民办公营等方式,努力盘活四眼井智慧农贸市场等闲置资源;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大总部经济、新零售、他营等行业企业的招引力度,切实解决辖区经济结构比较单一的问题;要牢固树立“借船出海”意识,发展“飞地经济”,借助工业园区的发展平台,努力招引优质制造业企业落户,努力培育街道工业指标方面新的增长点;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经常性地走访企业,努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要加强人才工作,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各类人才资源,建立街道、社区干部联系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乡贤、四中在外优秀毕业生等制度,切实增强干部的对上争取意识和汇聚八方资源为我所用的意识。
二、全心为民办实事,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我们街道辖区老年人居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民生保障压力较大。我们要深入实施十大暖民心行动,为群众创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生活;多举措增强经济吸纳就业能力,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扎实做好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民生保障工作,筑牢民生底线;注重“微改造”“微修复”“微管理”,提质改造一批老旧小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依托辖区6家养老机构,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解决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群众满意率提升;学习借鉴“浦江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做实网格化服务管理,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三、全面提振精气神,以思想作风之转变促进工作效能大提升
当前,我们街道还存在不敢干、不想干、不会干等现象。我们要要进一步锤炼实干担当的作风,领导班子带头,在攻坚克难中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要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沉下心来接地气,扑下身子察实情,深入工作现场,走人群众中间,敢于直面问题,善于破解难题,以强有力的执行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要提升干部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落地与执行力提升,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自觉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成为驾驭复杂形势、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家里手。
千条路,万条路,只有实干才是唯一出路。对标沪苏浙,我们要在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作风上严起来,以实际行动化作无声的命令,强大的感召,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以担当为荣、以发展为重、以奋斗为乐,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