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中心学校成功举办地方(六尺巷)文化融入大观区 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研讨活动
来源:大观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4-12-25 13:09 浏览:327次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桐城六尺巷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弘扬安庆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地方思政课程资源,积极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全面推进我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月24日,由中共大观区教体工委、大观区教育体育局主办,大观区教学研究室、大观区皖河中心学校承办的地方(六尺巷)文化融入大观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展示研讨活动在皖河中心学校成功举办。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区的中小学分管思政教学副校长、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与,分为两个会场,主会场由教研室主任徐诗鹏主持,副会场由区小学思政教研员黄君主持。活动形式多样,有无生上课、说课、有生上课和专题汇报。活动内容丰富,有对六尺巷文化内涵的学习与传承,有对家乡的介绍与推介,有对环境保护的思考与践行,有对延乔精神的赓续与宣扬。
皖河中心学校刘秀娟开展《德不可空谈》无生上课;海口镇江小学李丹开展《我爱家乡山和水》说课;皖河中心学校黄娟执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琦小学沈宇以“赓续延乔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一节《档案里的“档案”》少先队活动展示课。安庆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委员会成员马刘杰点评无生上课和说课环节,他评价两位执教老师的课既有惊涛拍浪的声势,也有润物无声的成效。安庆市思政课学科带头人、省思政课国培授课专家李敏慧点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亮点突出,形式新颖。两位专家从教材把握、教学设计及授课环节肯定了三位教师的精心准备,指出了出彩点。同时,也针对课堂节奏把控、教材挖掘深度、课堂生成智慧、创新作业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随后,大观区教体工委委员刘和润发表讲话。他认为此次研讨活动是一次值得推广的创新活动,形式多样、参与面广、规模宏大,在教体局的高度重视和皖河中心学校的精心筹备下,活动效果显著。他对思政教研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要守好思政教育的阵地,二要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教育发展的形势与规律,三要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希望在思政课堂上做到小中见大、见微知著,形成系列,坚持创新,追求实效。
紧接着,教研室初中思政教研员、安庆市专家指导组成员丁丙南作《关于大观区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汇报。他从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与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对现状进行了反思,阐述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内生逻辑,探讨了教学教研共性问题,提出了改进思政课教研工作的新思路。对于大观区的工作,他提出几点建议:发挥学校教师的积极性、深挖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加强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各校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接着,黄君对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做中期交流汇报。她从思政课教学工作的现状阐述了我区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指出目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布置,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她着重强调在当前建设思政课的背景下,全区要加快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区教体工委副书记、副局长皇甫天娇作活动总结。首先,她对活动的内容、形式、意义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表现和教研员的引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指出地方文化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全面、系统,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背景与政策的要求,精准突出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着重强调育人目标和价值导向。在课程体系方面,她倡导构建特色地方课程,挖掘安庆红色资源,开展多样研学活动,并制定责任清单,保障课程创新的系统性。同时,她要求思政课的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充分发挥在育人方面的核心作用。
徐诗鹏就本次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各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皇甫局长和刘委的讲话精神,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准确把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二是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学生实际,修改、完善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设好一支队伍,确保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三是各校要定期开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自查、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改进,确保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观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全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皖河中心学校校长陈新华表示,我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进一步探索大思政课教学模式,期待今后在思政教育领域有更多的创新与突破,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撰稿:马成成 初审:张根祥 二审:梁劲松 终审:陈新华)